一場突如其來的視力危機,讓19歲的小波(化名)從平靜生活跌入黑暗深淵。近日,這位來自湖南的年輕患者在中山小欖愛爾眼科醫院接受國內前沿微創手術,成功復位脫落的視網膜,術后視力顯著提升,重見光明。
小波是一位高度近視者(雙眼超800度),今年初他頻繁感到眼睛疲勞,左眼前突然出現黑影,視物扭曲如“隔著晃動水面”。短短數日內,黑影迅速擴大至覆蓋整個視野,伴隨視力急劇下降至僅能感知光亮。“當時特別害怕,怕再也看不見爸媽的樣子。”小波回憶道。
經當地醫院確診,他患上了孔源性視網膜脫落——一種高度近視者發病率遠超常人的致盲性眼病。若不及時治療,小波將面臨永久失明的風險。在輾轉打聽下,母子二人得知中山小欖愛爾眼科醫院張艷莉博士在復雜眼底病治療領域經驗豐富,尤其擅長運用創新技術,毅然踏上千里求醫路。
張艷莉檢查發現,小波的視網膜裂孔尚未擴大,仍處于手術黃金期。然而,傳統手術方案面臨兩難:玻璃體切除術可能加速白內障發展,鞏膜扣帶術則創傷大、易加深近視,對年輕患者影響深遠。“必須選擇更安全、更利于長期恢復的方案。”張艷莉團隊決定采用國內前沿的折疊頂壓球囊(FCB)植入術,這是一種副作用和創口更小,更有利于高度近視患者術后恢復的微創外路復位技術。
手術當天,張艷莉僅在小波眼球外壁做微小切口,將折疊硅膠球囊精準置入裂孔對應位置,注入生理鹽水后球囊緩緩膨脹,如“無形的手”穩穩頂壓住視網膜。整個過程無需球后麻醉、不牽拉眼外肌,最大程度保護了眼部結構。“這項技術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尤其適合高度近視患者。”張艷莉介紹。
術后四小時,紗布揭開,小波眼前盤踞已久的黑影徹底消失,燈光與輪廓清晰重現。兩周后復查,其裸眼視力從術前0.02提升至0.04,矯正視力達0.2,視網膜復位牢固。一個月后,球囊順利取出,醫生告知其視力仍有提升空間。
“飛蚊癥突然增多、眼前閃光、視野缺損、視物變形,都是視網膜脫落的預警信號。”張艷莉強調,高度近視者視網膜變薄,脫落風險較常人高出數十倍。她提醒,視網膜脫落屬眼科急癥,藥物無效,必須在一周內手術復位,延誤將導致視力永久損傷。
撰稿 蔡偉強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