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守護睛彩世界”青少年兒童眼健康科普大講堂暨科普館研學活動,在中山市第六人民醫院(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舉辦,該院“炬醫視光中心”揭牌儀式同時舉行。


防控近視
兩小時戶外+202020法則
本次活動作為廣東省首屆全國科普月重點項目,現場吸引30組親子家庭參與。活動通過專家講座、沉浸式互動研學,普及科學護眼知識,提升家庭對視力健康的認知,推動少年兒童科學用眼習慣的養成。
“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已超50%,高中生更高達80%以上!”廣東省眼健康協會會長岳麗菁在講座中指出。針對家長最關心的“如何科學防控近視”,岳麗菁給出了明確方案。她強調,每天累計兩小時以上的白天戶外活動是關鍵。“日光能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軸過度增長,這是經過科學驗證的有效方法。”她建議,戶外活動可安排在上午9至11點或下午3至5點,既能避開強光,又能幫助孩子調節生物節律。
同時,養成良好用眼習慣和正確書寫姿勢也不可或缺。岳麗菁向孩子們傳授了“202020 法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抬頭眺望20英尺(約6米)外物體至少20秒;配合“一拳一尺一寸”標準坐姿——胸口離桌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形成科學用眼閉環。
岳麗菁還從營養均衡、規律作息、減少電子屏幕使用等方面為家長提供全方位指導。家長們認真記錄,孩子們也積極模仿“遠近調節”動作,現場氣氛專注而活躍。

沉浸研學
趣味中解鎖眼睛奧秘
在眼健康科普館研學環節,互動體驗區成為“熱門打卡點”。在“動物的眼睛VR體驗”區,7歲的林同學化身老鷹俯瞰大地:“原來它能看到幾公里外的小兔子!”隨后又變身貓頭鷹,在黑夜中清晰視物,連連驚嘆。另一側的“眼力大挑戰”通過拼圖、辨識游戲,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掌握眼部結構知識。
據了解,作為珠中江地區首個聚焦青少年眼健康的科普場館,該館面積300多平方米,設形象區、科普區、視覺藝術區、愛眼講演區和互動體驗區五大功能區,配備眼球模型、眼軸發育演示儀等專業設備,并開發“眼力大挑戰”“愛眼知識問答”“動物的眼睛VR體驗”等10余項互動項目。
“以前只知道少看手機,今天才明白戶外活動如此重要。”家長李女士一邊觀看近視防控宣傳片,一邊認真記筆記,“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中山市第六人民醫院(中山火炬開發區人民醫院)院長張洪濤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開展“進學校、進社區”系列科普行動,擴大覆蓋面,提升青少年近視防控意識。從一堂課到一個館,再到一個專業中心,醫院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守護睛彩世界”的承諾,為兒童青少年的光明未來筑牢防線。
撰稿:蔡偉強 袁睿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