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博愛醫院專家團隊在貴州六盤水手把手傳授核心技術。 通訊員供圖
今年7月,中山市博愛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郭小玲率領醫療專家團隊遠赴貴州六盤水。這支由婦產科、兒科等領域高級職稱專家組成的隊伍,在六枝特區人民醫院、水城區人民醫院和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留下了跨越千里的醫療足跡。從緊急救治危重新生兒到手把手傳授核心技術,從搭建專科聯盟到規劃長效幫扶機制,這場跨越山海的醫療協作,正以實干成效為六盤水醫療衛生事業注入“中山力量”。
■生死時速顯擔當 救治現場變成教學課堂
7月8日上午,專家團隊剛到六枝特區人民醫院。一名新生兒就因羊水Ⅱ°糞染陷入危境,血氧飽和度僅50%,呼吸困難伴隨明顯吸氣性三凹征,生命體征持續下滑。剛抵達的博愛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陸俊秀,便迅速帶領六枝特區人民醫院醫療團隊實施氣管插管胎糞吸引,成功引出胎糞樣物約2毫升,并予機械通氣支持,患兒血氧飽和度逐步穩定至95%以上。后經精心治療,患兒于7月10日成功拔除氣管插管,病情持續好轉。
兩天后的晚上,該院手術室又迎來挑戰,一名胎兒因宮內發育遲緩需緊急剖宮產。隨著一聲微弱的啼哭,一名體重僅1750克的極低體重女嬰順利降生——這是該院有史以來接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面對基層醫院新生兒救治經驗不足的現狀,陸俊秀主動擔起責任,不僅全程指導產房內穩定,還帶領當地醫師完成高難度的新生兒臍靜脈置管術,為患兒建立穩定的營養通道。她還手把手教操作細節,反復強調早產兒管理的每一個關鍵點。在她的指導下,患兒逐步渡過呼吸關、營養關,病情日漸好轉。
在水城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譚曉林的幫扶成果同樣鮮明。一年間,他完成胃腸鏡檢查800余臺,更重要的是把“手把手教學”融入日常——帶教醫師操作時,他站在側后方同步講解進鏡角度;遇到復雜病例,立刻組織現場討論。如今,3名本地醫師已能獨立開展常規胃腸鏡手術,醫院檢查量同比增長67%。
■授人以漁 留下“帶不走”醫療隊
“與博愛醫院建立生殖醫學專科聯盟,是我們醫療合作的里程碑。”六盤水市衛生健康局三級調研員胡雍琦的話,道出了這場跨城醫療協作的分量。兩年來,中山市博愛醫院派出20余人次專家駐點幫扶,從胚胎實驗室建設到個性化治療方案制定,完成了全流程技術轉移。
2023年12月15日,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第一、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項目順利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評審,獲批試運行,成為六盤水市首家擁有第一、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的市級醫院。2025年3月16日,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迎來了首例試管嬰兒呱呱墜地。2025年5月獲批輔助生殖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技術)的正式運行。這場跨越千里的幫扶,不僅讓一個珍貴的小生命順利降臨,更在當地留下了“帶不走”的醫療隊。
這場跨越千里的協作,中山市博愛醫院以實實在在的幫扶成效,為六盤水地區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書寫了“山海情深”的動人篇章。面對未來,郭小玲表示:“我們將繼續踐行‘六盤水所需、博愛醫院所能’的幫扶理念,建立遠程醫療常態化機制;拓展專科聯盟合作領域;創新‘團隊帶團隊’培養模式,推動兩地醫療事業發展。”
記者 陳雪琴 通訊員 何金釗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