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網訊 7月8日,記者從中山市翠亨新區(南朗街道)獲悉,在今年“七一”系列慶祝活動中,南朗街道充分做好紅色資源活化利用工作,創新方式豐富南朗紅色文化宣傳,開展了編寫“紅色劇本”、錄制“紅色故事微視頻”等項目。
“歐氏大宗祠建于清初,原為左步歐族弟子私塾,1932年改為私立左步頭小學,是抗日戰爭中宣揚革命的場所。1938年年底,中共中山縣委成立了一支不脫產的群眾抗日武裝中山縣別動大隊,隊伍常在此活動……”在古色古香的左步歐氏大宗祠的門口,由成年組和幼兒組一大一小的“主播”搭檔開啟了第一期“紅色故事微視頻”。
“從7月2日起,我們將在‘南朗發布’‘南朗黨建’等平臺陸續播出‘紅色故事微視頻’,一共15期,將持續整個七月。”南朗街道黨建辦主任林惠嫦表示,南朗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去年陸續打造一批紅色教育基地。以紅色革命傳統資源活化利用為黨員教育載體的有力抓手,南朗街道重點研究打造紅色教育專題路線,經廣泛挖掘、深度梳理,針對不同的歷史內涵,選取15個本土紅色文化故事,編寫具有南朗特色的“紅色劇本”。
與此同時,南朗街道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兩新組織、村(社區)等領域招募一批文化素質高、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優秀黨員、團員等,以及通過舉辦中小學生講紅色故事比賽,選拔一批演講能力強的少先隊員,組建了以中共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等為主體的“主播”隊伍。
據介紹,今年5月至6月上旬,南朗街道舉辦8期主播能力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邀請中山市戲劇家協會曾葵、中山有聲主持團隊創始人劉暢開班授課。“最終30名學員通過嚴格考核順利結業,‘一大一小’組成‘主播’搭檔,分成15個小分隊,為紅色故事宣傳工作奠定基礎。”林惠嫦表示,一支高素質紅色講解員隊伍完成集結后,南朗街道依托紅色革命遺址和革命歷史故事,精心做好選題策劃、制作拍攝和審核把關等工作,組織“主播”錄制15期“紅色故事微視頻”。這些視頻通過青春視角,講好橫門保衛戰、三山虎山抗擊日軍戰斗、白鴿隊隊部舊址歷史等本土紅色故事,讓更多的人銘記先烈遺志,賡續紅色血脈。
記者 何淼
◆編輯:龍慧◆二審:蘇鵬蘊◆三審:周亞平